欢迎访问这里是果博官网!

果博

News新闻动态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果博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果博官网趋势丨第一季度科技板块“霸榜”哪些赛道最吸金?

发布日期:2025-02-16  浏览次数:

  AI和大模型迭代的推动下,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。2025年,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的“军备竞赛”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
 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,北美四大云厂商2024年资本开支增速超过50%,而国内国产算力产业链的自主化进程也在加速。

  中芯国际、寒武纪等企业在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,推动了国产GPU和AI加速器的商业化落地。

  公募基金四季报显示,多位基金经理将算力视为核心配置方向。例如,果博下载财通基金金梓才在2024年四季度增配国内算力标的,认为“国内对AI的资本开支竞赛刚刚开始,有望复制海外算力的成长轨迹”。

  此外,智算中心建设成为政策焦点,多地政府联合科技企业启动超大规模算力集群项目,预计2025年国内智算中心投资规模将突破千亿元。

  算力是AI时代的“水电煤”,兼具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双重红利。重点关注国产算力芯片(如华为昇腾、海光信息)、数据中心(AIDC)运营商及配套设备供应商。

果博官网趋势丨第一季度科技板块“霸榜”哪些赛道最吸金?(图1)

  如果说算力是AI的基础设施,那么应用落地则是其价值实现的终点。2025年被称为“AI Agent元年”,OpenAI推出的Operator系统、谷歌的Gemini 2.0模型以及中国的DeepSeek大模型,标志着AI从单一工具向多任务智能体的跃迁。

  从资本流向看,AI应用层企业吸金效应显著。2024年全球AI领域融资额达991亿美元,头部企业如OpenAI估值突破1500亿美元,xAI、Cognition AI等初创公司快速跻身独角兽行列。

  国内方面,AI+医疗、AI+教育等垂类赛道涌现出一批高成长企业,例如AI蛋白质设计公司Xaira Therapeutics估值已超27亿美元。

  优先布局具备垂直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,尤其是数据治理能力突出的公司。例如,AI+办公软件(如金山办公)、AI+医疗影像(如联影医疗)及数据标注。

  终端硬件的智能化升级是2025年科技投资的另一主线。随着端侧算力的提升,AI手机、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。

  AI手机:2025年第一季度,华为、小米等厂商密集发布搭载端侧大模型的AI手机,支持实时翻译、图像生成等功能。中信证券预测,AI手机渗透率将在2025年末达到30%,带动存储芯片、传感器等产业链需求。

  自动驾驶:特斯拉、小鹏等车企加速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,端到端算法大幅提升智驾体验。芯片厂商如英伟达、地平线的车载计算平台订单激增。

  人形机器人:优必选、特斯拉Optimus等产品进入量产前夜,AI与机械控制的结合推动成本下降,预计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。

  半导体板块在2024年末已显露强势复苏迹象。2024年12月,芯片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95亿元,中芯国际、寒武纪等个股涨幅居前。

  2025年,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和国产替代政策的深化,半导体产业链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。

  存储芯片:三星、SK海力士扩产HBM(高带宽内存),国内长江存储加速推进3D NAND技术突破。

  设备国产化: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倒逼国内设备企业加速创新,北方华创、中微公司在刻蚀、沉积设备领域实现订单放量。

  科技与消费的边界日益模糊,2025年消费电子、智能家居等赛道因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变革重获资本青睐。

  例如,扫地机器人、AR/VR设备在功能集成与成本控制上的突破,推动“性价比消费”成为主流趋势。

  汇添富基金表示,消费板块的超额收益将来自“新商业模式”,例如直播电商与AI推荐算法的结合、智能家电的个性化服务等。此外,轻工业出口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效率,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。

  2025年的科技投资,本质是一场对未来的押注。无论是AI算力的底层支撑,还是终端应用的场景革命,资本的选择始终围绕“技术突破+商业化落地”的双重逻辑展开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唯有深耕产业趋势、平衡估值与成长,方能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占据先机。

  内容参考来源于:公募基金四季报解读:科技与消费的长期价值;生成式AI的资本狂欢与风险警示;半导体板块的跨年行情与国产替代机遇;中信证券2025年科技投资策略

  本公众号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用于交流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,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。果博下载

标签:VR科技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+86 7106 67315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weixin88888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