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3-08 浏览次数:
在即将结束的VR元年之际,人们见证了太多的神奇时刻——三大VR头显设备商的新品发布、谷歌的VR Daydream计划、果博平台脸书VR 社交的现场展示、国内著名VR公司暴风魔镜的裁员风波等等,经历过亢奋期的大众正在走向一个审美疲劳。
在这个呼之欲出的VR时代,高昂的VR头盔和不断更新的配件并不能成就消费市场,“内容为王”的口号正在响起,在技术创新上暂时无法超越美国的中国市场,除了山寨和“再创新”,已经有不少公司正在努力以优质的VR内容去吸引消费者——其中最被人们看好的VR视频则成了撕开2017年VR消费市场的口子。
说到VR视频,先要弄清楚什么是VR视频——目前大家在各大应用程序上看到的视频都不能算是VR视频。所谓VR,即Virtual Reality,虚拟现实,也就是人置身于一个完全虚拟的人工环境之下,你在网上看到的什么VR视频只能算是360º全景视频,你可以左顾右盼但你无法自由活动,这里用一张图就可以说清楚它们两者的区别。
好了,也就是说,真正的VR视频不仅需要“拍”,还需要强大的后期团队制作以及性能良好的VR头显设备。这对于目前任何一家影视公司来讲都是一件相当耗时、耗钱、耗人力的事情。所以,第一部比较符合VR标准的短片《HELP》是在谷歌公司的强大支撑下制作完成。
该短片由曾执导过《Fast & Furious 》(《速度与激情》)的华裔导演Justin Lin(林诣彬)执导,讲述了从天而降的怪物袭击洛杉矶的故事——整个片长只有五分钟,除了真人和真实场景的拍摄,还需要大量的CG予以加工,全部工作由 81个人耗时13个月才完成,共拍摄了200TB的素材,完成了1500万帧的渲染,前后耗资500万美元!
有了这个示范,我们主要来讲讲到底一部VR短片是如何拍出来的。三军未行粮草先动,除了前期的脚本创作和人员分工,选好一款合适的VR摄像机是再关键不过的事情了。目前市面上能够买得到或用得着的VR摄像机一般都产自国外:诺基亚重回市场的OZO摄像机,造型惊艳,配备8个同步摄像头,可以拍摄出高质量的沉浸感画面,当然它的售价不菲,高达6万美元,属于专业级别;
运动摄像机GO PRO也推出VR视频解决方案——GO PRO JUMP,它是由16个HERO4 相机排列成一个圆,组成的虚拟现实相机装置。这些独立的GoPro 相机被连接到一个叫Jump Assembler的框架上,可以控制并定位这些相机让整个设备可以拍摄出360º全景立体虚拟现实(VR)视频。这个虽然比OZO便宜,但总价也有近8000美元,属于业余级别;
三星、尼康、柯达也都相继推出360º全景摄像机,都是消费级别,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试试。解决好第一步后,就要开始真正的拍摄阶段,鉴于VR视频颠覆了以往所有的电影拍摄表达手段,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准备。
VR全方位拍摄到场景中的任何人和物。所以说要提前设计好每个位置,至少别把导演和摄像暴露在镜头前。当然,鉴于VR摄像机的镜头基本为广角或鱼眼,太靠近镜头会出现人像畸变甚至是分离的可怕画面,所以一定要设计好站位。
想要拍摄出艺术效果和特定效果,画面细腻高品质,就少不了打灯光,传统打光遇到了挑战。因为是360º全景,所以光线极其不稳定,侧光、逆光、背景光等光线如何去打、怎么控制都是难题,难怪说VR电影会让一大批电影人下岗。
如何使用传统的轨道、摇臂等设备,并能保证后期制作擦除品质?这个还需要团队设计好前面几个问题才能解决。
VR影视的创作一样要用蒙太奇述事,只是镜头不能过于零碎,保证节奏的同时多留出时间空间给观众。
这个很大的挑战。镜头视线范围内的演员都要同步表演,还有现场特效等各团队同步配合。
前期拍摄的基本环节就说到这,最后,最最最关键的就是后期的制作。除了CG、调色等传统的后期制作外,VR视频最关键的就是缝合了。
因为我们人眼存在视觉差,所以用两个镜头拍出来的东西合成了3D,而用三个、六个、十个甚至更多的镜头就可以拍出360º全景视频,而拍完的视频素材并不能直接导入到一般编辑软件中,需要把这些素材导入到类似CARA VR的编辑软件中处理,它的GPU加速的缝合可以让你在NUKE里创建一个为单眼镜头和立体镜头直接输出的高品质的360 °缝合技术,在OCULA视差图技术上,即使是在移动的场景中,CARA VR也可以制作出没有任何瑕疵(如线条和重影)的无缝缝合。
在某种程度上讲,VR和传统视频最大的区别就是后期了,缝合技术对于一个VR视频来讲至关重要,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观赏效果,可能你的前期拍摄十分完美,但是因为后期存在很大的过缝而前功尽弃。果博平台
VR视频不久将掀起VR行业的一股热潮,在接下来的VR时代里拍出真正的VR视频。